关于“你能否接受一件事情的失败”
没有人选择“不可以”,很神奇哈,但是我觉得我的选项有点迷惑性,直接选择“不可以”似乎显得有些偏激了,于是大家会选择中性的“视情况而定”。
我的选择会是,任何情况下,任何事情,努力过,失败了,那没办法了,那还能怎么办呢,我只要试过所有的可能性,那就这样吧。
关于“做某件事情之前,你是否会预估这件事情的消极结果”
大家的选择就比较分散了。当然,只有极少数人会勇敢的破釜沉舟。
我不行的,我是不会预估某件事情的结果的,无论结果好坏,我不会去想的。因为很多事要是我自己去掂量,那我的选择就会变成,可做可不做便不做。如果是别人要求我做的,那做的好坏,其实都与我无关,我尽心尽力即可,至于结果会是什么,那就随天意,至于结果的影响,是不会影响到我的,因为这不是我想做的事。
关于“当一件很大的事情超出我的预期(消极结果)”
好吧,是为了这道题,临时想的前两道题。因为消极的不是我,倒不如说我现在的状态既不是消极也不是积极。他坚称大家会选择没法接受,但当73%选择接受,他也还在嘴硬。
其实是这样的,当这件事情失败的时候,我们会有一些情绪上的起伏,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时间成本的增加
一部分人会意识到,这件事情的失败固然难受,但是时间不会因此停住脚步,未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完成,这件事情并不是人生的终止符,所以,这部分人会重新出发(出于时间成本的代价不可接受)
另一部分人会困在回忆里出不了,很正常的,我也能理解,如果人生算是一种体验,那沉浸在过去,也算自己的人生不得不经历的过程。只不过,个人是可以选择沉浸在过去的,社会是不断前进的。这时候就会有矛盾,如果你还能勉强过活,那沉浸在过去也不会怎么样,但如果你的生存成了问题,那么要么选择不得不面对,要么带着回忆离去。
但人终归是社会性的动物,一个人的离去还是会牵扯很多关心自己的人。这时候,失败的时候,如果自身的能量不够了,那一定要向外索取能量,我们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是别人。
这个世界是这样的,有关心自己的也有自己关心的,通常这一类人不是同一类,如果有的话,那是很不错的朋友了,但当自己的生活比较糟糕的时候,还是多回头找找关心自己的;至于自己关心的,自己生活都一团糟,难道还指望自己关心别人?
好了,让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填空题,也是我很期待的地方。
每次大家的吐槽都使我获得一点意外的惊喜。
关于“摆烂哲学”。流浪街头是你给自己最后的底气,我也是这样的,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,就会给自己找一个出路,给自己,就算真的出现最糟糕的情况,我也能接受,这样的底气,然后再向上走。
另外:摆烂归摆烂,总要有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吧,是人或者是事都行,要找个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关于“失败了那还是去死吧”。说实话,很佩服,那说明这件事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,能找到这样一件目标真的很好。但是,希望你真的确定这件事是你自己思考之后列为了终极目标,而不是周围的环境强加给你的。
关于“被欺负了?”。我说话就是表面的意思,吾有一友是真的有一友。虽然我说话十句里面有七句废话,但是十句里面一定有十句真话。
关于“上帝”。给各位总结一下,不完美的平淡的人生才是大多数。
关于“别人的意见”。既然有人给了我这条建议,那我也回应一下,说实话,我活的很自我,只不过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触及别人的利益,所以显得我比较随和。
现在不是我需要这条建议,是当我想要从自我中抽离出来,试图融入社会时,我想要知道,绝大多数人会怎么做。因为“绝大多数”这个词给人以安全感,是一个逃避的借口,也是一个避免很多麻烦的借口。
当然,我清楚的知道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共性里面必然存在个性。
发表回复
要发表评论,您必须先登录。